6月3日-4日,首届峡山科学会议在位于潍坊峡山区的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举办。16名院士、专家齐聚于此,就科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了15场学术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及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等,共计180多人参会,共同探讨农业创新领域最前沿话题,共享农业科技创新最新成果。
近几年,我国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绿色发展不是权宜之计,是解决中国农业发展现实问题的‘金钥匙’。它区别于过去不惜一切代价增产的情况,是以增产增收、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富裕健康多目标协同发展。”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说。
如何协同?核心在技术。“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3.0技术时代已经到来,依托生物、数字、先进装备制造等技术手段融合协同,实现绿色化、精简化、高效化。”余欣荣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既不是有机农业,也不是单纯的少打农药、少占耕地。
2022年,我国一二三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10.5%、24%、44.7%,农业方面有差距,也有潜力。对于未来发展方向,余欣荣认为,农业绿色技术的基础支撑之一是表型组学,现在有一批科学家,正在朝这方面努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出路在于智能机械化,农业场景应用研究需要突破,一批科学家正围绕信息化+装备+良种良法良机等一系列链条型、系列化技术进行突破,探索建立数据驱动的全程智能耕作技术装备体系。
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同时又能使农民增收?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黄季焜在作主题报告时说,农业产业实现高价值发展,一方面要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另一方面要发展特色生态高效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为此,他提出一个二八格局,即20%的农民产粮,80%的农民用20%的耕地发展高价值农产品。他认为,这个格局的转变,或许需要20至30年。
“我希望这种模式能够在潍坊更快更好实现。”黄季焜说,在“潍坊模式”下,如何快速往更高层次转型升级,还需要一系列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农业投资创新等。同时,他认为,没有体制机制的创新,技术创新很难实现,在这方面,潍坊做了很多努力。
两天里,与会专家分别围绕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生态改善和环境友好、产业高效和农民增收等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线场学术报告,分享领域创新成果与宝贵经验。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储成才说,研究发现一个名为TCP19的基因在减氮情况下,可大大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说,团队筛选了800余份植物资源后,获得了耐盐碱、耐冷、耐旱、生物量大、抗病虫害的田菁。
低氮对水稻生育期有没有影响?营养健康体系能否链接到预制菜产业中?报告现场“你问我答”互动交流,气氛十分活跃。在6月4日下午的圆桌会议上,专家学者们围坐在一起,围绕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峡山科学会议是由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发起和创办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大家报告的话题,讨论的深度正是我们期待的。”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主任邓兴旺说,研究院、省实验室承担着引领性研究的重任,因此,要时常和全球行业引领者交流讨论,通过学术碰撞,让开创性研究的思想火花四溅。
本次科技会议以峡山命名,邓兴旺期待未来可以形成品牌,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峡山,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据悉,峡山科学会议将每年常态化开展,还将邀请国际友人参加,努力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科技论坛。
6月3日-4日,首届峡山科学会议在位于潍坊峡山区的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举办。16名院士、专家齐聚于此,就科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了15场学术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及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等,共计180多人参会,共同探讨农业创新领域最前沿话题,共享农业科技创新最新成果。
近几年,我国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绿色发展不是权宜之计,是解决中国农业发展现实问题的‘金钥匙’。它区别于过去不惜一切代价增产的情况,是以增产增收、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富裕健康多目标协同发展。”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说。
如何协同?核心在技术。“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3.0技术时代已经到来,依托生物、数字、先进装备制造等技术手段融合协同,实现绿色化、精简化、高效化。”余欣荣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既不是有机农业,也不是单纯的少打农药、少占耕地。
2022年,我国一二三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10.5%、24%、44.7%,农业方面有差距,也有潜力。对于未来发展方向,余欣荣认为,农业绿色技术的基础支撑之一是表型组学,现在有一批科学家,正在朝这方面努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出路在于智能机械化,农业场景应用研究需要突破,一批科学家正围绕信息化+装备+良种良法良机等一系列链条型、系列化技术进行突破,探索建立数据驱动的全程智能耕作技术装备体系。
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同时又能使农民增收?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黄季焜在作主题报告时说,农业产业实现高价值发展,一方面要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另一方面要发展特色生态高效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为此,他提出一个二八格局,即20%的农民产粮,80%的农民用20%的耕地发展高价值农产品。他认为,这个格局的转变,或许需要20至30年。
“我希望这种模式能够在潍坊更快更好实现。”黄季焜说,在“潍坊模式”下,如何快速往更高层次转型升级,还需要一系列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农业投资创新等。同时,他认为,没有体制机制的创新,技术创新很难实现,在这方面,潍坊做了很多努力。
两天里,与会专家分别围绕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生态改善和环境友好、产业高效和农民增收等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线场学术报告,分享领域创新成果与宝贵经验。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储成才说,研究发现一个名为TCP19的基因在减氮情况下,可大大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说,团队筛选了800余份植物资源后,获得了耐盐碱、耐冷、耐旱、生物量大、抗病虫害的田菁。
低氮对水稻生育期有没有影响?营养健康体系能否链接到预制菜产业中?报告现场“你问我答”互动交流,气氛十分活跃。在6月4日下午的圆桌会议上,专家学者们围坐在一起,围绕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峡山科学会议是由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发起和创办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大家报告的话题,讨论的深度正是我们期待的。”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主任邓兴旺说,研究院、省实验室承担着引领性研究的重任,因此,要时常和全球行业引领者交流讨论,通过学术碰撞,让开创性研究的思想火花四溅。
本次科技会议以峡山命名,邓兴旺期待未来可以形成品牌,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峡山,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据悉,峡山科学会议将每年常态化开展,还将邀请国际友人参加,努力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科技论坛。
- 手机:
- 13966668888
- 邮箱:
- 15054259285@qq.com
- 电话:
- 17753219002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火炬路88号青岛网谷火炬园22号楼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