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春城昆明,第三届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部长会议顺利召开。这是一次区域农业领域交流合作的盛会,更是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
数字创新、绿色生产、气候智慧型农业、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次区域农食价值链提升……以“推动农食系统转型 增强区域发展韧性”为主题,来自柬埔寨、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相关机构的负责人、权威专家、知名企业代表,总结发展形势、分析发展问题、研讨发展路径,形成合作共识,共促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发展。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澜湄流域六国交流合作源远流长。农业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自2007年首届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以来,各成员国致力于扩展农业合作的领域和深度,促进粮食安全与减贫事业、促进跨境农业贸易和投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三届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部长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落实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成果,深化次区域农业合作。
多元化、绿色化、智能化……与会嘉宾热烈讨论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一致认为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环境、资源、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多方挑战,但也存在着多重利好,核心在于各方积极携手抢抓机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粮食系统转型,牢固树立并全面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从政策、科技、装备、绿色发展、数字化、社会化服务和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多措并举、协同开云真人推进,促进中国自身以及次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安全水平提升。
当前,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粮食系统转型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愿同各方一道,认真落实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共识,加强政策协调和战略对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深化经贸投资合作,共同优化次区域农业粮食系统转型的国际环境,培育转型动能、增强转型韧性,携手打造更加包容、更有韧性、更可持续、更具竞争力的农业粮食系统,为次区域和全球繁荣作出贡献。
会议期间,次区域气候智能型农食系统国际研讨会、12场平行研讨会、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工作组第21次会议同期举办,与会嘉宾还深入昆明斗南花卉拍卖中心调研了云南省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共谋合作发展新机遇。同时,会议讨论并通过了《2030大湄公河次区域农食系统转型昆明战略框架》和《部长联合声明》两份成果文件,为推动次区域农业转型提供了原则遵循和行动指南。各方表示将继续相互借鉴,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上述文件落实落地出成效。
咖啡飘香,茶韵回味,在会场外的技术和产品展示区,云南省农发(云南农垦)集团的展示位前围满了各国参会代表,“云茶”“云咖”强势出圈。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云南省农发集团、农垦集团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深化替代种植、国际减贫以及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积极履行着国际责任与担当。
“集团将借此机会加强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农业各领域合作,作为市场主体积极对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共同保障农食系统的绿色安全。”云南省农发(云南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曙光介绍,集团还将在中老铁路沿线加大产业布开云真人局,延伸产业链条,共促次区域农业发展,积极推动云南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共同发展。
作为中国参与GMS农业合作的主体省份,云南与区域各国的合作在各领域不断深化。
此次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部长会议在云南召开,是对云南扩大开放合作、发展外向型农业作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肯定,也是云南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契机。
近年来,云南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气候优势、物种优势、生态优势和开放优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五国在农业政策、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技术交流、农业投资贸易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水平,实现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农业互利、共赢、可持续合作发展,促进本次会议成果在云南落地见效。”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正厅长级)、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蒋兴明说。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魏红江介绍,云南农业大学与澜湄流域五个国家的高校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深与澜湄流域五个国家高校、涉农机构及企业,在人才培养、农业技术培训、合作办学、农业技术转移、种业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助力澜湄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学院将进一步发挥澜湄合作农业科技交流协作组、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作用,积极落实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和本届农业部长会议成果及重要共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小林表示,今后将从加强次区域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启动次区域农业科技合作“点亮”工程、强化次区域农业科技人才赋能三个方面深化与澜湄国家、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合作,加快辐射中心建设,为构建大湄公河次区域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 手机:
- 13966668888
- 邮箱:
- 15054259285@qq.com
- 电话:
- 17753219002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火炬路88号青岛网谷火炬园22号楼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