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开云真人【农业强国光明谈】传承创新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云真人
产品展示: 叶菜类  根茎类  果实类  主食厨房 
开云真人全国服务热线:17753219002
开云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开云新闻资讯
开云真人【农业强国光明谈】传承创新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添加时间:2023-10-13
  

  卢勇,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启振,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后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初见规模、农村环境普遍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乡风文明程度提高,等等。然而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乡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特色单调、环境问题仍然存在、农民主体地位未能充分发挥、乡风建设专门人才缺乏等。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务必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上万年的农业实践酝酿了优秀的农耕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宝贵启示。

  第一,和谐共生、协调统一的系统发展观念。天地人“三才”理论是中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吕氏春秋·审时》说:“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传统农业生产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强调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规律、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统筹,整体推进,统筹乡村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的协调提升。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强化分类指导,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同时,地方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努力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实现生态宜居环境优美。在加大农村居住环境、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乡村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乡村综合治理水平,使和美生态环境真正成为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最后,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和成果的主要受益者,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关键环节。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必须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培养,努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还要积极引进外来优秀专业人才,共同形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合力。

  第二,顺天应时、因地制宜的生产生活体系。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耦合,这决定了其既具有季节性特点又具有地域性特点。西汉《氾胜之书·耕田》开篇就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意为农耕的基本原则在于赶上合宜的时令,整地和土,加施粪肥并注意保墒,及早锄地,尽早收获。又指出:“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齐民要术·种谷》也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传统农业强调顺天应时、因地制宜地开展生产活动,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产模式,如华东水乡的垛田农业系统、桑基鱼塘系统,西北的砂田农业系统,西南的梯田景观系统,东北、华北的农牧结合生产系统,等等。

  我们今天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当充分借鉴顺天应时、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生活智慧。首先,从乡村实际情况出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更是农业强国建设的牢固基础。振兴乡村产业,关键是因时、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其次,在保护古村落和古建筑的基础上建设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为发展乡村旅游业、传承农耕特色文化服务。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土特产品、传统美食、乡土民俗、农田设施等特色资源,叠加乡土文化,展现真正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风貌。最后,和美乡村建设主张和而不同,坚决避免“千村一面”,应当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记忆和农业文化遗产,用好用活特色资源。

  第三,勤俭节用、耕读传家的农本文化传统。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拥有悠久而深厚的重农务本传统。古人很早就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反对无节制地使用和挥霍。传统农业特别重视物质资料的循环利用和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使得中国农田连续耕种数千年都没有出现土壤退化的现象,反而越种越肥沃,成为世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典范。究其原因,宋代《陈旉农书》总结道:“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农耕文化影响传统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普遍崇尚“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耕”以延续家庭经济命脉,“读”以传承家族文化基因。

  当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农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因素可以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首先,贴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切实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着重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和手段,将传统农耕文化的优秀部分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合,发挥良好村规民约、家教家风的作用,为乡村居民提供精神指引。其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结合农业生产、农村社会、农民生活,推出更多具有中国式“三农”特色的文化产品。最后,兴利除弊,积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弘扬传统礼俗,革除陈规陋习,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阻碍和美农村建设的错误思想和做法,引导乡亲继承优秀传统、树立文明新风。

  综上所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基础。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中的重农务本、精耕细作、和谐共生、协调统一、顺天应时、因地制宜、勤俭节用、耕读传家、开放包容等优秀特质,又是建设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无法割舍的民族基因。因此,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们需要充分借鉴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做好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传承,开云真人才能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农业强国事业高质量发展。

开云真人【农业强国光明谈】传承创新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图1)

  相比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同为清洁能源的光热发电电力输出更加稳定,且兼具调峰储能功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备独特作用。

  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揭示量子计算机出错位置的新方法,将识别量子计算错误的能力提升了10倍。近30年来,物理学家一直在不断改进量子比特性能,使其不那么脆弱也不容易出错,但无论怎样,有些错误不可避免。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近六成。“秋收时,通过与附近区县签订互助合作协议,协调履带式收割机300余台套,确保了秋粮丰产丰收,扛稳了粮食主产区的生产重任。

  坚持生态和生产、治理和利用、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坚持“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

  陈俊亮团队先后和华为、上海贝尔、东方通信等中外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切实推动智能网技术在产业化方面的发展。

  贝努样本包含了晶体结构中含有水的黏土矿物、看起来像盐和胡椒的明亮或黑暗尘粒,以及可能在行星进化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富硫矿物。

  将承担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测VLBI测定轨任务,并促进我国射电天文科学观测研究发展。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必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惟其如此,才能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在推进新能源开发建设上,内蒙古加快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通过加大新能源外送和本地消纳,快速提升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通过新能源开发建设和装备制造业“双轮驱动”,外送和本地消纳多措并举,全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强劲足。

  秋高气爽,微风拂过,葱茏的苇草随风摇曳;粼粼波光上,片片浮萍被阳光笼罩着缕缕金黄;不远处,几只白色身影掠过水面,为这片静谧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9月27日,顺利完成北冰洋各项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缓缓靠泊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圆满结束。

  高品质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追求的高品质生活的基本内容。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牵头建设的长白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11日正式启动。

  我们创新性地提出建造中心定标塔,从而实现精细的一致性控制,保证了射电镜头足够光滑,能够很好地成像

  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街道社区、田垄阡陌,播撒在戈壁草原、偏远山区,点燃人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

  今天,“科普之翼”越来越有力,但也应看到,与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科普工作仍有提升空间。不久前,“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再次燃起孩子们对太空、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向往,彰显了高质量科普的重要意义。

  当前,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我国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开云真人全面提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战略谋划,完善思路举措,我国数实深度融合一定能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办法》规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是本单位科技伦理审查管理的责任主体。

17753219002
手机:
13966668888
邮箱:
15054259285@qq.com
电话:
17753219002
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火炬路88号青岛网谷火炬园22号楼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