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开云真人【理响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阔步前行|开云真人
产品展示: 叶菜类  根茎类  果实类  主食厨房 
开云真人全国服务热线:17753219002
开云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开云新闻资讯
开云真人【理响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阔步前行
添加时间:2023-09-16
  

  作者:李春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贸易系主任);张瀚文(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充分体现了对“三农”问题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工农城乡关系变化特征的科学把握。

  与此同时,从2012到2022,党中央高度重视且不断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三农”高质高效的发展,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兴旺、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出台了一系列提升“三农”现代化水平的政策措施。2015年6月,国农办发布《关于调整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政策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现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打造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证。2018年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完整而系统地对乡村发展的各方面进行了梳理与整合,细化了五年工作重点、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等,从内涵到要点再到落地抓手全面覆盖,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2021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以服务小农户为根本,把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作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目标,把服务小农户作为政策支持的重点,着力解决小农户生产现代化难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2021年11月《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为顺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要求,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指导规划。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梯次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建设绿色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和谐乡村。

  依托于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政策的持续加码,过去十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巨大进步,推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为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习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近年来,各地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瞄准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弱项发力攻关,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十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1%、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15-2021年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同时,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科技持续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拥有科研人员7.23万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230余项,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1年的61.5%,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正在向世界高水平农业现代化迈进。

  农村治理现代化赋能乡村振兴。如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共有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认定的500多万易返贫致贫人口进行精准帮扶、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村村通、路路通”的目标,截至2021年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同时,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十年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建立,积分制、清单制、数字赋能等治理方式在各地创新发展,移风易俗持续推进,文明乡风加快培育。

  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点亮现代化。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通过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数字农业试点项目,推进数字农业相关技术产品集成应用示范、中试熟化、标准验证,逐步实现产业化应用。截至2021年10月,已累计建设9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省、100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发放农机设备购置补贴,推广使用智能终端和应用智能作业模式,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村级益农信息社,为农民群众提供公益、便民、电子商务等“一站式”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45.4万个,累计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各类服务6.5亿人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29.1亿元。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农产品销售模式逐渐兴起,通过宣传推广视频直播、网络带货等电商销售模式,农产品电商持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目前,全国98%的乡镇实现了品牌快递直通,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快递直达,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有效打通。

  首先,以科技进步赋能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一是积极搭建区域性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突出主导产业优势,吸引先进的农业企业、优秀的农业人才,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优质粮食生产的商品率和经济效益。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业产业要素进一步集聚、高效运营。二是开展深层次产学研合作,政府应以村为单位,组织农户-企业-研究机构的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此外,也可通过组建技术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共同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实践区。

  其次,以数字化推动乡村农业稳产增产。一是尽快在制度层面落实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方面的规划安排。例如,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农产品原产地规则以及电商平台数据传输、存储、运算的相关规则;部署安排《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提出的“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行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动”“数字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乡村网络文化振兴行动”等八大行动。二是建立健全数据资源目录和标准体系。针对农业农村的问题和痛点,确保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疫病防控、产销对接、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综合执法等方面起到实效。三是建强基础设施并加强农机装备智能制造、农业物联网、传感器、芯片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推动农村千兆光网、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提升农村宽带网络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加工和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与数字化结合,提升乡村治理和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最后,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粮食供应和食品安全。在新冠疫情、气候变化以及俄乌冲突等叠加的背景下,粮食供给和安全保证尤为重要。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是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推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协调,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二是通过补贴的方式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健全产粮大县支持政策体系,健全完善粮食安全责任制,细化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考核标准,推动地方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节粮减损能力建设。三是高水平推进经营创新,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粮食作物育耕种、管收贮等环节先进农机装备研制,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开云真人开云真人

17753219002
手机:
13966668888
邮箱:
15054259285@qq.com
电话:
17753219002
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火炬路88号青岛网谷火炬园22号楼102-3